作為一個佛教徒,無可避免地會面對所謂「正」與「邪」價值判斷的問題,而我的立場,一直以來都是訴諸個人生命目標的多元論觀點。

佛教/佛法的終極目標是離苦,而通往離苦目的的道路,就是所謂的「道」,也就是「道路」的「道」。既然其目標是離苦,通往離苦目標的道路,就是所謂的「正道」,亦即「正確的道路」。

但如果你不認同佛教的觀點,不認為佛教/佛法的離苦目標是自己的目標,那這個佛教的「道」,對你而言當然就不是「正道」,這是我在跟別人討論佛學相關問題時一貫秉持的態度。

而所謂的「邪」,究其本意,其實就是「斜」,亦即不正,《詩經‧采菽》有「赤芾在股,邪幅在下」,「邪幅」就是斜的綁腿布。對我而言佛法中所謂「邪道」、「邪見」,其實就是「斜道」、「斜見」,也就是不通往佛法離苦目標的道路或見解。所謂「正道」、「邪/斜道」也不過就是各人立場不同、目標相異,其中是沒有道德判斷的。

「邪」的梵文是mithya,稍微查了一下除去負面判斷外亦有「虛幻」的意思,詳細意思有待探索,但我的立場仍是一致的,所謂的真假是非對錯,應當只限定於一個價值體系內的判斷,離開那個系統面對不接受該價值觀的人時,抱持這個價值觀的人應該有所自覺。我的斜,也許是你的正。我當然支持並想推廣我的價值觀,但這一切都不意味我有權率然說別人錯誤。如果你不想往那裡走去,你當然沒必要走那一條路,僅此而已。

在這個多元文化、多元價值並存並茂的時代,我想如果每個宗教信仰者(包括相信物質世界因果封閉的唯物論者)如果都能這樣看待非信仰者,應該會少很多紛爭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ondolin 的頭像
    Gondolin

    風積塵

    Gond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