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位友人來詢問,回應了一堆整理如下。
要從佛學的面向來談的話,有兩個路徑,一個是教理的,一個是修行的,而兩者是可以結合的。
從理論的面向講,大乘佛教的思想有個很重要的概念是,解脫與煩惱、菩薩與眾生並不是截然二分的,真相與表象也不是截然二分的。
佛教的真理是萬事無常時時變化,萬物無我沒有本質,而人們所過的日子是苦的、值得超越的。大乘佛教的觀點會認為,那個苦的現象,只是一種表象,其問題就在於人們不理解無常無我,不理解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,而以為有「我」、有「他」,於是苦惱就產生了。但如果能夠了解「我」和「他」只是一種執念,實際上體驗了「我」和「他」的無本質,苦就不會存在。
那個體驗要實踐,有個方法就是助人,真正觀照他人需要的助人,就是體驗放下自我,打破人我界線的一種練習。
所謂的「我」只是一大堆現象聚合而成的,身體血肉、社會影響,很多東西共同聚合成「我」。了解這點,就可以知道「我」並沒有那麼真實,也沒有那麼值得死抓著不放。當然,從了解到真正體驗體證,有很長的一段路。相對的,我們卻也要透過這個「我」來幫助他人,來體驗體證無我。
所以「我」是兩面性的:因為他本質上是暫時聚合的,因此是不值得執著的;因為他現象上是暫時聚合了,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他。這個兩面性雖然剛剛是用「我」來解釋,但實際上一切事象都是如此。亦即,一切事象都是:既不需要執著,又不應該棄絕。
佛學本身就是一種實踐的理論。他是可以透過修行體證理論的真實性的。我自己對禪修的練習很粗淺,但我認為禪修也能夠體驗那種兩面性。重點是,雖然禪修最有效率的工作型態是禪坐,但禪修的方法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的任何時刻。一種清楚而放鬆的狀態,不執著於現象而利用他,不執著所以不被現象牽著走,所以能掌握自己要做什麼。
我所學到的禪修其基礎在「放鬆」,而我的體驗是,這個放鬆可以用在任何時刻。他有助於我們回到當下該做的事情上,而不被其周邊一大堆有的沒的現象或情緒拖走我們的注意力。我們要做一件事情,要用到的部分(無論身體、心理狀態或身外的東西)都比我們平常以為的還少,而我的體驗是禪修的練習可以讓我們更精鍊地使用該使用的,而其他無關的東西就不用管他了。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體驗無常無我的練習,因為如果沒有放下那個「這是我」「那是他」的習慣,很難真正不被多餘的情緒或現象拖走注意力。
剛剛說的是在我們自己狀態的面向,而在與人互動的面向上,正如剛剛說的,我們跟別人的隔閡只是一種現象,但究實而言說直接拋棄這個現象畢竟是不切實際的,因此利用他但不執著他,透過助人去練習放下自我,體驗在人我區隔的表象之下實際是沒有人我之分、無本質的真實之上確實仍漂浮著人我的現象,是通往體驗「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」、「空有不二」的有效途徑。
- Jul 22 Wed 2015 16:24
我基於佛學對關於自我與他者、現象與真實,以及如何在實踐中體證的一點想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