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》中介紹了過去許多佛的名號,諸佛的名號大致是以其特出的關懷或神力為主,其中有一尊佛,其名號是「見平等不平等佛」,多年前我曾為了這個名號疑惑許久。佛法說眾生平等,這沒有疑義,但為何這尊佛以能見平等之不平等為名呢?

後來更深入佛學後知道,在與眾生互動提供協助時,因應眾生各自的狀態與需求,調整選擇適合的方式,是比較好的。許多經典中都提到菩薩或佛會因應對象需求調整自己的狀態,例如《法華經‧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中極其有名的一段「應以○○身得度者,即現○○身而為說法」。而要能夠調整自己的狀態來配合對象的需求,當然首要之務是了解對象的狀態與需求是什麼。因此在眾生平等的前提之下,又能夠看到一個個形形色色的眾生,其各自差異不同,才能夠真正貼合需求地幫助到眾生。這時候,「見平等不平等」的意義就顯得明確了。大乘佛教三大系(中觀、唯識、如來藏)中,我一向認同以中觀為最核心思想,龍樹的《中論》所提出重要的「八不中道」裡,其中兩項就是「不一亦不異」。在不落入萬物齊一與萬物各異的中觀思想下,面對眾生,「執著於平等」或「執著於不平等」都不是最好的方式,前者容易導致幫助眾生的實踐無力(既然大家都一樣,就看不到各自的需求),後者則容易導致幫助眾生的動機缺乏(反正大家本就不平等)。看見眾生平等,是提起幫助眾生之心的核心思維,但又要能看見平等中的不平等(此「不平等」即是指「差異」),才能夠真正實現幫助眾生的結果。因此,「平等」與「不平等」二者,應是相依相成的。《維摩詰所說經》中說,空當於六十二見(佛學以外的各種學說)中求、六十二見當於諸佛解脫中求、諸佛解脫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,也有這層意思在。若沒有看見人們的真實狀態,是不容易達到眾生平等之理想的。

作為一個關注性別議題的人,這時就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。這「見平等不平等」的思維,不就是從主張平等到看見差異的差異政治嗎?我常常覺得很奇妙,當代許多社會學的洞見,往往可以在千年前的佛學理論中找到端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ondolin 的頭像
    Gondolin

    風積塵

    Gond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