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跟大家介紹,現在泛性戀已經起身倡議與招募社群囉,有泛性戀認同的大家歡迎搜尋FB社團「泛性戀社群」加入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pantw/
但這篇我其實是想說說1.「泛性戀」這個議題(*不是泛性戀群體或任何一個泛性戀個人)帶給我的一個苦悶心情。2.順便再說一次雙跟泛的差別到底在哪裡。
簡單說本文重點
一、我認為泛性戀並不是雙性戀的一種。
二、雙性戀「並不是」只看見男女二元或拘泥於性別二分。
三、「你覺得『雙性戀』這個詞彙讓你有這種感覺」跟「雙性戀們是什麼樣子」是完全不一樣的兩件事。
四、我認為若要很簡單地說泛與雙的不同,可以說雙性戀是「不只喜歡一個性別」、泛性戀是「不以性別作為喜好條件」。雙跟泛並不是狀態互斥的兩種身份。
以下進入本文。
其實我覺得很奇妙,投入雙性戀社群建設與倡議十五年,面對、聽聞數不清的單性戀的誤解與歧視,但最覺得無力的時刻,卻是來自討論泛性戀時出現的對雙性戀的見解。
我既欣喜於更多人建立更符合他們感受的認同身份,且樂於一同捍衛他們的主體性,又疲憊於不斷不斷要解釋,而且是因這些跟我們在處境和狀態上其實很親近的人,要解釋「雙性戀真的不是那樣」。
我一向非常堅持「尊重當事人認同」的原則,反對不貼近主體的客觀標準。譬如雖然很多人想像「異同都愛」就是雙,但即使一個人過去曾經愛過異性,他現在覺得自己是同性戀,我就覺得他是同性戀,不會說他是雙性戀。
同樣的,我知道泛性戀們往往正是認為「雙性戀」這個詞彙不夠貼近他們的感受,才不選擇更常見的「雙」,而選擇了更貼近他們的「泛」。我如果認為泛性戀是雙性戀的一種,不就是不尊重他們的想法嗎?
還記得2013年美國雙運人士到訪臺灣,我與對方的交流中唯一完全沒有共識的,就是這個部分。他認為泛性戀是雙性戀的一種,我則認為「泛性戀不是雙性戀的一種」,而是與雙性戀平行對等的另一種認同。
但讓我感到無力的,卻是幾乎每一次我聽到看到對泛性戀的介紹,其中講到泛與雙的不同時,往往都是更加深對雙的誤解。
我知道很多泛性戀之所以認同為泛性戀,就是他們不喜歡「雙/bi」暗示的「男女二元」或者「區分性別」,我也完全贊成任何人可以因此不選擇「雙」而使用「泛性戀」或是「多性戀」、「全性戀」等等身份來描述自己。
但「『雙性戀』這個詞彙讓你有這個感覺」,是完全不應該被講成「雙性戀是這樣」的。
雙性戀社群中,從來就不是只有看見二元男女;雙性戀社群中,從來就不只是一定在意性別。
我關注臺灣雙性戀十多年,從連社群都不是到現在還算有點社群,「不在意性別」的雙性戀一直都是最大宗的幾種雙性戀樣貌之一。
(廣義的)跨性別、陰陽人/雙性人等非二元性別,在雙性戀社群中一直都是可見的,在雙性戀倡議的路上我們也一直不吝於介紹T與I給不熟悉的人,更有非常多雙性戀就是跟非傳統二元性別者建立各種親密關係。
跨出男女性別刻板的陰柔男、陽剛女、中性者、雙性別者、無性者、性別酷兒,無論是自身實踐還是作為其喜好對象,在雙性戀中都是大有人在。
我完全同意有很多雙性戀的個人是只看見男女二元的,一如這個社會的多數人一樣。但事實是,仍然有非常多雙性戀,無論從觀念到實踐,都「並沒有」只看見男女二元、並沒有落入二元刻板、並沒有僅就二元分類。
你可以說「有些」雙性戀是只見男女的。但當你說「雙性戀是」的時候,你指到的是「全部」的雙性戀。
基於尊重主體認同,我們無法先給定義,只能歸納我們所見的雙性戀樣貌。對於「全部的雙性戀」目前一個最接近我們觀察的描述,可能是「不只喜歡一個性別(這個「性別」不指定描述概念或群體或個體)」。這個描述還有待繼續修正,但
「全部的雙性戀」絕對是無法用「只愛男和女」、「有男女分類」來概括描述的。
----------
我認為當我們欣喜地介紹泛性戀存在的事實時,完全沒有必要去介紹一個根本不是事實的雙性戀樣貌。
----------
當介紹同性戀時,我們可以說「同性戀是喜歡同性的人」,但同時要記得「喜歡同性的人不一定是同性戀」,更不需要說「異性戀則不喜歡同性」。
當介紹雙性戀時,我們可以說「雙性戀是喜歡不只一個性別」,但同時要記得「喜歡不只一個性別的人不一定是雙性戀」,更不需要說「單性戀則只喜歡一個性別」。
當介紹泛性戀時,我們可以說「泛性戀不以性別作為喜好條件」,但也請別忘記「不以性別作條件的不一定是泛性戀」,且又何必要說「雙性戀則以性別作條件」呢?
「泛性戀不以性別作為喜好條件」、「雙性戀不只喜歡一個性別」不是很好嗎?這兩個詞彙、概念、人群並不是對立的,我們並不是對立的。
既不是對立的,更有許多的交集。尤其因為雙與泛的外在行為非常類似,在與外界互動上,必然有非常多共通的經驗與感受。
那麼雙跟泛的差別到底在哪?
就像「同性戀」是早出而相對普及的詞彙,如果有人因為習慣「同性戀」這個概念,認同「同性戀」的社群或身份,即使他符合大部分人對雙的想像(譬如對同異性都有過親密經驗),他也不一定會覺得自己是雙性戀。
同樣地,雙性戀是早出而相對普及的詞彙,如果有人因為習慣或認同,即使他符合一般對泛性戀的理解(譬如不在意性別),他也不一定會覺得自己是泛性戀。
雙性戀之所以是雙,因為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單性戀;泛性戀之所以是泛,因為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單性戀也不認為自己是雙性戀。所以也可以不十分嚴謹地說,「雙性戀就是非單,泛性戀就是非雙」。特別說明我認為這只是個為了解釋脈絡而存在的說法,不一定所有的雙或泛喜歡被這樣描述。
當然,我完全相信當泛性戀社群集結壯大、且與時代的變化互動,會展現出更多元的可能。一如我接下來要說的雙性戀們:
試著想想,「雙性戀」這個概念出現時,「不只男女二元」的概念是否出現了?如果沒有,當時的雙性戀當然會是男女二元的。(這個概念的「出現」除了社會總體的,還有分別在每一個個體的,後者的時間差異就更不一定了。)
但隨著男女二元的刻板印象慢慢被突破,雙性戀們也如非雙性戀們一樣慢慢接受了它。「雙性戀」認同者們的樣貌當然隨之多元,(基於歸納雙樣貌的)雙性戀的意義也當然隨之轉化了。
有些批評「雙性戀沒看到二元之外」的人,其實就只是依據自己的印象,而不是依據社群的實情。就是沒有看到,很多雙性戀早就跟你一樣看到二元之外了,只是他們仍然選擇「雙性戀」這個認同而已。
但我認為,性別運動就是回歸人為主體的運動,我們應該要讓印象配合人,而不是讓人配合印象。
如果你相信「男」可以不必再是陽剛的那種男、「女」可以不再是陰柔的那種女,為何要堅持「雙」只能是堅守二元的那種雙?
我非常贊成開出更多空間給人們擁有更多貼近自己的認同與實踐。
所以我非常期待泛性戀主體的集結與發聲,我們可以是很好的盟友與伙伴,一如無性戀與雙性戀一路的相伴同行。
但也因此,我懇請大家停止用字面分析或刻板印象,而是用傾聽,來了解雙性戀的真實樣貌。
感謝大家。
2018.11.12
留言列表